中医药方为什么多(中医药方为什么多一个字)
中医药方为什么多一个字
中药,古代的药方对药量计量,是以钱为单位的。“钱”,用现代重质量来表示,每钱相当于5克的质量(重量)。
每当老中医药方上每味药后面列出3钱、5钱等数量,现代年轻中医便在每味中药后注明15克、25克等,有的直接写成15g、25g等。所以,古代的中药数量写法对应的(钱)就是现在的5克。
中医药方的字
很多老中医的中药处方都自己加了暗号的,具体情况你只能问给你开单子的医生了,别人不会知道的。
很多中药名字相同,但不是一味药,比如半夏就分法半夏和水半夏。作用重点不一样。
中医配方打一个字
丹方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ān fāng,意思是民间流传的药方;古代道家炼丹的方法。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又诸小饵丹方甚多,然作之有深浅,故力势不同。”南朝·梁·沉约《华山馆为国家营功德》诗:“丹方缄洞府,河清时一传。”
秘方,奇秘或巧妙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祖传秘方不属于医药学上的名词和概念。但是在祖国中医医药史上,有古方和验方两种医药的概念,该两种概念基本上是以时间的先后界定的,前者的界定时间一般为清朝以前的药和方,主要是指以古籍医药书籍记载的处方和药方开发出来的制药和诊断疾病的方法,且在中成制药上有丸剂、撒剂;后者的时间界定为清朝以后的药和方,主要是指从事中医药学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制药药方、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处方,且在中成制药上不但有丸剂和撒剂,还有胶囊。
名字只有一个字的中药
两个字的中药名多了去了比如黄芪、川芎、白术、白芷、山药、当归、枸杞、菊花、桂圆、阿胶、人参、龙葵、丹参、羌活、麦芽、山楂、川贝、贝母、大枣、牛黄、牛蒡、水蛭、巴豆、玉竹、艾叶、石竹、龙骨、丹砂、丹皮、甘草、白芍、白果、白芨、白矾、百合、冰片、灯草、防风、防己、红花、芡实、苏叶、杜仲、陈皮、桂十吱、犀角等等
一个字代表中医
1、丹
【读音】:dān
【释义】:1.红色:~砂(朱砂)。~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青。2.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3.姓。
2、绛
【读音】:jiàng
【释义】:赤色,火红。
3、朱
【读音】:zhū shú
【释义】:
1.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3.姓。
[ shú ]
〔~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4、赫
【读音】:hè
【释义】:
1.明显,显著,盛大:显~。喧~。~奕。~烜。
2.发怒:~咤。~怒。~然。
3.红如火烧,泛指红色:“~如渥赭”。
5、彤
【读音】:tóng
【释义】:1.红色:~管(a.赤管笔,古代女史以此记事,后因用于女子文墨之事;b.一说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云。~庭(中国汉代皇宫以朱红色漆中庭,后泛指皇宫)。
中医药方为什么多一个字呢
国药准字后面的英文字母Z表示中药,H表示西药(化学药),J表示进口药品。字母后面数字前4位为年份,后4位为顺序号
一个字概括中医
中域教育为你解答:
中医是能治病的医学(医乃仁术)。除此之外,中医还是国学(中医是国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接地气,最能为人民服务),是哲学(是关于生命的哲学),是道(是天地大道,中医最强调天地对人的影响,所谓天地规律,即是道的体现),是价值观(中医最具正能量,且最环保,最合乎自然法则),中医也是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向上、快乐、放松、宽容、平和、慈悲、感恩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提起中医首先想到的是布衣郎中、肩背药箱、以号脉施诊行走于坊间的故事,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它曾在荆棘丛中自强不息,它曾在历史沉珂里力挽狂澜......
七千年前伏羲氏观日月星辰、察世间万物,在天地间画“一”而定乾坤,以八卦图阐述“阴阳运动、消长而化万物”的自然形态,奠定了中华文明正统理论里“无神论”的根基,开启了华夏族人智慧的大门。
而后《周易》将“八卦乾坤图”化为六十四种卦象、三百八十四种对应状态来阐释宇宙奥秘,许多人说起《易经》认为是迷信,其实那只是民间对周易理论里一些边角内容的无限放大,真正的《周易》是集天文、地理、数学、自然、生物、哲学于一体的一本著作,中医理论正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结合人类特有属性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之严谨值得后代反复验证、推敲。
东汉末年战乱纷争,饿殍遍野,瘟疫横行,据史书记载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医圣张仲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反复临床验证而著——《伤寒杂病论》,它集理法方药于一体,救百姓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且历久弥新,至今仍散发着强大生命力,为中外学者所追捧。
战争中华佗面对兵刃之伤创麻沸散,且能取人殿肉而补疮,可开脑颅而除痼疾,开创了中医外治法的先河。孙思邈游历四方、知著于微而成书《大医精诚》,告诫后世医家时时不忘“精”与“诚”。李时珍以身试药而著《本草纲目》,让植物世界在医学的道路上有序可循。张锡纯将实验与求证思维引入中医,而成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得以有机结合......
1896年上海爆发猩红热,死者盈野、骸骨漂江,孟河医派丁甘仁力挑重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法纲,三个月治愈万余人,成功遏制疫毒蔓延;1954年乙型脑炎爆发流行,郭可明前辈挺身而出,以白虎汤、清瘟败毒饮加减为主方,创造了31例乙脑患者,无一例死亡的首战告捷;1971年赖斯顿访华期间急性阑尾炎术后机械性肠梗阻,用针灸20分钟通腹气,掀起了美国针灸热的历史瞬间;2003年过八旬的邓铁涛教授临危受命抗非典,以“春温伏湿”为论据,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SARS,创造了58例确诊患者“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的奇迹;屠呦呦埋头苦干数十年,其研发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实现了中国人科学界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每一名真正的中医人都是厚积薄发式的成长,在他们身上你时时都看得到其对中医的笃定与自信,看得到很多现代医学无能为力的地方,而中医药却独放异彩,如肿瘤放化疗后的恶心、剧痛,胃部癌前病变的肠上皮化生,妇科内分泌失调,多种肾脏疾病,皮肤病、难治性高血压、糖尿病,病毒感染,亚健康调理等等,诸多领域中,中医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说,人类基因链马上就要被破译了,没有什么疾病是一个DNA链搞不定的,我时常在想,我们人类不过是比其他生物智慧高一点的物种,我们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属性、是大自然的产物,孕育我们的有自然万物、有地球的引力、有磁场、有外星引力、有刚刚被发现的引力波以及各种各样尚未被发现的能量集合,亿万年来,正是这些物质创造了我们,也正因为我们与之匹配才得以生存、繁衍,贸然去改变,真的好吗?正如《人类简史》中所质疑的“到底是人类驯服了麦子,还是麦子驯服了人类”,这与中医里的“天人一体观”不谋而合。
中医博大精深,它不仅有一套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且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理、法、方、药更是活灵活现,每一味中药、每一个方剂、不同的药物配伍、不同的剂量应用都会产生不同的药效,其组方之精密,医理之深奥,正是千年以来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医人去传承、去发展。
有人说中医是溪,它渊远流长,虽遇险阻仍可绝处逢生而支满大地。我想说,中医是海,它承载着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它集天文、地理、数学、自然、哲学于一体;它胸怀豁达可兼容各种优秀外来文明;它坚韧不拔,遇艰险可迎刃而上;它沉着冷静,享荣誉而不骄不躁。这就是我们的中医精神,一个有容乃大、不卑不亢、光风霁月的中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