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白蒿是药材吗(农历三月的白蒿还有药效吗)
农历三月的白蒿还有药效吗
没有,没有三月三采摘艾叶的什么说法,北方地区三月份艾蒿在朝阳的地方才刚发芽。
农村老人的说法“前三后四”其实是说艾叶作内服用最佳的收割时间,是端午节的前三天与后四天。
艾草是一种中草药,不同用途的艾叶其采收时间不同。艾叶气味浓郁,唯有端午节前后,茎叶饱满、汁水颇多,成熟度好,所以才有“前三后四”的讲究,而且采摘艾叶最好的时间是在早晨太阳未露面之前,最好艾叶上挂着露珠,这样的艾叶药效最佳,这也是端午节期间,艾叶可以卖到12元一斤高价的原因。
白蒿三月有药用价值没
因为正月里正处在冷冻季节,刚刚长出的新芽含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割下来晒干,用白开水冲水喝也能起很好的作用。也可以将割下的茵陈鲜芽制作食物,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
这个季节茵陈的生长比较缓慢,刚长出来的时候叶子是椭圆形而且非常稠密,像莲座一样生长在干枯的根茎上,可食用、药用的部分就是这些新芽。有这样的说法:经冬不死,春时因陈根而生,故名茵陈。进入二月份,天气变暖,雨水增多,茵陈开始迅速生长,这个季节茵陈变成了另一种叫法:白蒿。
二月的白蒿仍然可以食用,蒸炸凉拌或者做成白蒿窝头都行,有的还有熬粥的时候放上少许,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吃过之后,特别让人留恋。
走在古代里就有吃白蒿的习惯,在宋代里就记载:青蒿得春最早,人剔以为蔬,根赤而香。看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对白蒿有一定的认识。
无论是晒干药用,还是当做野菜食用,最迟不要超过二月,因为这个季节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且味道鲜美。
进入三月份之后,茵陈的生长更加迅速,几天不见就可以长到几十公分高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食用价值:也就是开头所说的三月四月当柴烧
3月的白蒿能吃吗
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白蒿是一种多年生轴根小半灌木。春季返青早,生长快,3月中旬至4月开始生长,8月中旬开花,9月初结实,10月初成熟。
每年三月中旬(农历二月中旬),藏在草堆里的白蒿芽已经长成一朵朵拥簇着的芽儿,这是芽儿最有水分,最嫩,最肥的时候,也是吃白蒿的最佳时间。
三月的白蒿有什么功效
传说华佗给一个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过了几天,他发现病人突然好了,病人说吃了一种叫绿菌菌的野草。
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痨病人试服,但是服了几次均无效果。
又去问全域的病人吃的是几月蒿子,他说3月里的,华佗醒悟到。
春三月阳气上升,蒿子有药力。
第二年春天它又采集了许多3月里的间蒿子,给黄度病人服用,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却又没了功效,后来人们借鉴“三月白蒿四月蒿,三月白蒿治黄痨”。
3月的白蒿的作用
白蒿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是一种天然药材,它具有养肝和预防肝炎的特性疗效,长时间服用的话可以预防肝炎病,白蒿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另外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的胆酸和胆红素有排出的作用,白蒿尽量不要和红花同服,
白蒿过了三月三还能吃吗
小蒜粑主要由小蒜、腊肉和大米粉制成
蒿子粑粑,是以加入一种绿色野菜(蒿子)为特色的,主要用米制做的地方特色糕点,主要流行于安徽江淮江南、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方地区。
蒿子粑粑主要食材有米粉(糯米粉、粳米粉、籼米粉)、腊肉、蒿叶(白蒿、牡蒿)。蒿子粑粑可用蒸笼蒸,也可蒸熟后将两面煎炸至金黄色,外酥里软,口味更佳。蒿子粑粑带有绿色野菜的清香,鲜香可口,实乃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长江以南一带汉族民间传统风俗。据传,“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去世的人,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据说,吃了三月三的蒿子粑粑,进山劳作,出门办事,就不会遭遇蛇咬伤,而且一路平安,凡事吉祥。
3月白蒿还能吃吗
茵陈当年的好,茵陈不仅有药用价值,还有食用,每年春天到了3月份茵陈刚刚长出嫩苗的时候就去山上去釆摘回家,一部分凉晒干了储存起来以后,泡水喝,一部分把它洗净控干水分,稍微抄-下,包素馅,或包肉馅蒸包子吃,也可以拌上玉米面,或白面粉蒸着吃,放上自己喜欢的调料拌一下吃,都很美味,茵陈最好是3月份的,俗话说得好3月的茵陈,4月蒿。
四月份的白蒿还有药效吗
正月即过,北方的天气乍暖还寒,这时茵陈就在杂草丛中绽露头角,叶片非常细嫩,幼苗长高至3~5寸时采摘,这时茵陈的生长在得到雨雪天气的滋润,又正处冬春阴阳交替时节,叶片像沾了一层白霜;因茵陈中阴阳分布的部位不均,阴气主要存储在老根里,嫩芽以阳气为主,茵陈含阴气较少,功效以散为主;而到了三月底,茵陈不断生长,就变成了白蒿,它的叶片里绿外白。
所以说,茵陈的生长在这期间因月份因地温的变化很大,一旦错过这个时间,茵陈的药效和营养价格就大打折扣,农历二月就是采摘茵陈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