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秧田要重视防治稻蓟马(晚稻育秧时间)

晚稻秧田要重视防治稻蓟马(晚稻育秧时间)

来源:网友投稿 更新时间: 2023-05-22 阅读 8

晚稻秧田要重视防治稻蓟马(晚稻育秧时间)

晚稻秧田是病虫初发生的场所,搞好病虫防治可以促使秧苗健壮生长,避免减轻本田期的危害。同时秧田病虫害集中,便于用药防治,现将秧田蓟马的防治介绍如下。

 

6月下旬连作晚稻秧田病虫情况,不少秧田蓟马危害严重,卷叶率和卵株率都高。农民对蓟马危害容易忽视,往往会使秧苗叶尖出现黄化,生长受损。

 

稻蓟马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稻蓟马成虫忍耐低温的能力很强,但对高温反应却比较敏感,高温对稻蓟马的危害有抑制作用。27~28℃以上的持续高温,是导致稻蓟马田间群体数量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因素。稻蓟马适宜产卵温度为18~25℃。成虫、若虫在25℃左右活动取食最为旺盛。夏季阴雨天气多,降水量大,大气湿度高,减轻了高温对稻蓟马群体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因空气湿度大,这些对稻蓟马发生提供了高湿的有利条件。晚稻秧苗期和分蘖期正是秧苗茎叶生长和的营养生长时期,新叶不断抽出,稻叶柔嫩,特别适宜稻蓟马藏匿、取食和繁殖。因此耕种帮建议2021年稻蓟马不仅是对晚稻秧田要注意防治,对于晚稻移栽后带卵、带虫进入晚稻大田的分蘖初期的大田禾苗,也要注意稻蓟马的防治。

 

秧苗期和大田初期分蘖期遭受稻蓟马危害,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耳、叶舌和心叶内吸取汁液,受害部位出现黄白小点,以后叶面出现花斑。3~4龄若虫多集中在叶尖部位危害,使叶尖卷缩枯黄,秧苗返青慢、萎缩不发,有点似禾苗“坐蔸”一样。

 

防治措施:① 保护好秧田的天敌,有选择地使用对蓟马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② 及时喷药。

 

稻田蜘蛛和瓢虫是稻蓟马的主要捕食性天敌。一般杀虫剂对它们都有较强的毒杀作用,选择农药时一定要注意。用药时尽量避免连续喷药3次以上,以减少对天敌杀伤作用。严格按防治指标用药,秧苗期每百株秧苗有蓟马150~200头或百株有卵300~400粒左右。本田分蘖期百株稻苗有蓟马250~300头或百株有卵600~700粒的田块,应立即用药。目前,用于防治蓟马的药剂,可选用的有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50~75 mL,兑水45 kg喷雾。或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 mL,或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30 g,兑水45~50 kg喷雾。一般选择在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每隔5~6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  秧田 晚稻 防治

分享到: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 请先说点什么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正在载入评论列表...

    最后更新

    提取物标签

    关注我们

    官方QQ群:7xxx85d 植提业社区-网站交流

    Qr code

    提取物百科 是一个真实的植物提取物行业内交流社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和最靠谱的供应商。
    一键复制下载文档
    免费下载
    公众号:植物提取物百科复制
    复制微信公众,搜索即可关注!

    关注回复 :提取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验证码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