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蒲公英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材,其营养成分极为丰富。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之功效。从蒲公英干料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治疗痈肿疔毒、治疗肺痈咳痰、治疗湿热黄疸、可治疗小便淋沥涩痛、治疗乳痈等作用,可作保健品及食品原料。
蒲公英有哪些药用价值
经常吃一点,但是那些体虚、消化不良以及容易腹泻的人要慎用或不用。 蒲公英,始载于《唐本草》。《本草纲目》以及《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记载蒲公英味苦、甘、寒。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蒲公英全草含胆碱、菊糖和果胶等。同属药用蒲公英的根部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Ψ—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素、蝴蝶梅黄素、叶绿醌、每100克维生素C50-70毫克和维生素D5-9毫克。花中含山金车二醇、叶黄素和毛莨黄素。花粉中含β—谷甾醇、5a—豆甾—7—烯—3β—醇、叶酸和维生素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此外,本品还含有考迈斯托醇、核黄素1.43微克/克和胡萝卜素。 蒲公英水箭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四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疮等疾病。 蒲公英味甘、苦,性平、寒、无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健胃消炎、泻肝明目之功能,煎汤内服,能使胆囊收缩,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同时对慢性胆囊炎痉挛及结石症有疗效。水煎剂还能缓解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引起的组织学改变,并能减轻肝细胞脂肪病变的作用,拮抗毒素致使肝细胞溶酶体和粒线体的损伤,对乙肝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在体外能显著的提高人体的外周表淋巴细胞转化率,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从蒲公英植株中提取一种由葡萄糖、甘露聚糖等构成多糖物质,是含微量蛋白质的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