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醇磷脂作用(肌醇磷脂作用是什么)

肌醇磷脂作用(肌醇磷脂作用是什么)

来源:网友投稿 更新时间: 2023-05-08 阅读 10

肌醇磷脂作用(肌醇磷脂作用是什么)

肌醇磷脂作用是什么

1,性质不同:卵磷脂又称为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亚油酸是一种含有三个双键的ω-3脂肪酸。

2、特点不同: 亚油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深绿色植物中,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工业用卵磷脂的剂型主要有液体、颗粒、粉末三种,液体浓度在60%左右,颗粒及粉末可达95%以上。

3、生产工艺不同:亚油酸以红花油为原料,经皂化、酸化得到的混合脂肪酸,再经蒸馏后,用尿素络合得粗亚油酸,经精馏得成品。卵磷脂原理是卵磷脂溶于乙醇,其他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不溶于乙醇。

磷脂酰肌醇与磷酸肌醇的区别

卵磷脂,又称为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然而,真正了解卵磷脂的人却很少。

而肌醇又名环己六醇。因所携羟基相对环平面的取向不同,可区分为多种类型,如:肌-肌醇,表-肌醇和鲨-肌醇等。出现在肌醇磷脂中的是肌-肌醇,参与形成糖基磷酸肌醇锚链分子。

两者为不同的化学物质,前者为脂,后者为醇。

磷脂酰肌醇是磷脂吗

一、磷脂酰肌醇缩写PI。

一、PI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磷酸1,2-二脂酰甘油,二是肌醇(inositol)。它在细胞中对于细胞形态、代谢调控、信号传导和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物理性质

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种途径,在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耦联型受体结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β),使质膜上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水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双信使系统”(Double Messenger System)。

肌醇磷脂的功效与作用

磷脂油,也称之为液体磷脂或粗磷脂,为黄色粘稠状物质,是生产大豆油脱胶时的副产品,经真空干燥、脱色所制得的产物。其主要成份为: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豆油等。

大豆磷脂油主要由大豆油、卵磷脂(PC)、脑磷脂(PE)、磷脂酰肌醇(PI)、磷酸脂(PA)、其他磷脂等营养成份组成。

磷脂油有多种作用:粘结剂、乳化稳定剂、润滑性。

1、粘结剂

磷脂加入饲料中,可起到粘合作用,减少饲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飞扬和自动分级,并保持饲料混合均匀度等效果。

2、乳化稳定剂

磷脂可以抑制饵料中的脂肪的流失,增加动物对脂肪的吸收,促进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提高成活率。

3、润滑性

磷脂可减少饲料在挤压成型的损耗,减少饲料对设备的磨损,提高制粒产量和颗粒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制粒过程中能量的消耗。

肌醇磷脂作用是什么意思

肌醇又称环己六醇、六羟基环己烷、环己糖醇、肉肌糖、不旋肌醇,属于B族维生素之一,因羟基相对环平面的取向不同,共有9种异构体,其中7种为非旋光体,2种为旋光体(左旋体和右旋体)。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于一切生物组织中,是动植物细胞中常存在的成分,可由消化道微生物合成,在体内参与糖类和脂类代谢。

动物体内主要以磷脂酰肌醇形式存在,脑髓、心肌和骨骼肌中最为丰富; 植物中主要以磷酸肌醇形式存在,并能与钙、锌、铁等结合成难溶化合物,干扰其消化吸收。

动物膳食中缺乏肌醇时,出现脱毛,影响发育。肌醇与细胞内的钙代谢有关,其三磷酸衍生物可在细胞受到刺激后,从脂质结合物中释放,起第二信使作用,能动员细胞内的钙离子,调控许多细胞活动,如分泌、代谢、光传导及细胞分裂等。

磷脂酰肌醇属于哪种脂类

结构式:环己六醇。條萊垍頭

肌醇又叫肌糖,主要分为肌–肌醇、表–肌醇、鲨–肌醇三类,广泛分布在动物的体内,是动物以及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最常见的是肌–肌醇,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含有游离态或者结合态的肌–肌醇。萊垍頭條

游离态的肌–肌醇主要存在于肌肉、心脏、肺脏、肝脏内,是磷脂的一种磷脂酰肌醇的重要组成成分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垍頭條萊

肌醇磷脂和磷脂酰肌醇

肌醇的化学式是环己六醇,又叫肌糖,主要分为肌–肌醇、表–肌醇、鲨–肌醇三类,广泛分布在动物的体内,是动物以及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最常见的是肌–肌醇,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含有游离态或者结合态的肌–肌醇。

游离态的肌–肌醇主要存在于肌肉、心脏、肺脏、肝脏内,是磷脂的一种磷脂酰肌醇的重要组成成分。

肌醇磷脂的作用

IP3在信号转导中的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PIP2)在磷脂酶C(phospholipaseC PLC)的催化作用下,水解形成IP3和DAG。由于IP3是水溶性的,它可以从质膜扩散到胞质溶胶,以后与内质膜或液泡膜上的IP3-闸门Ca2+通道结合,使通道打开。

液泡Ca2+浓度高,Ca2+就顺着浓度梯度由液泡迅速的释放出来,增加胞质Ca2+浓度,于是会引起生理反应。

这种IP3促使胞库释放Ca2+,增加胞质Ca2+的信号转导,就称为IP3/Ca2+信号传递途径。

而IP3受体是一种内质网通道蛋白, 由四个相对分子质量为260kDa的糖蛋白组成的四聚体。四个亚基组成一个跨膜的通道, 每个亚基都有IP3结合的部位, 当3~4个部位被IP3占据时, 受体复合物构象发生改变, 打开离子通道, 储藏在内质网中的Ca2+ 随即释放,进入胞质溶胶。

磷酸肌醇的作用

是激素信息传递的磷酸肌醇系统中具有第二信使作用的化学信息分子。

是一个甘油分子的三个羟基中有两个羟基和两个脂肪酸缩合失去两分子水形成的酯。CDP-二脂酰甘油与肌醇可形成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

肌醇磷脂经激酶作用生成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三磷酸肌醇,PIP2)。

当激素、神经递质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G蛋白介导的磷酯酶C(磷酸肌醇酯酶,PIC)。催化PIP2水解产生肌醇三磷酸(IP3)和DG的反应。

IP3能够促使内质网Ca2+库释放Ca2+,引起胞内游离Ca2+浓度瞬间增加,启动胞内Ca2+信号系统,继而激活蛋白激酶C(PKC),以磷酸化形式对许多蛋白质和酶进行修饰,进而调节和控制另外一系列的生理过程。

由此可见PIP2水解可以分别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激动IP3-Ca2+和DG-PKC两个信号传递途径,这两个信使途径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从而建立了肌醇磷脂第二信使系统。

磷脂酰肌醇是心磷脂吗

磷脂根据甘油骨架的不同可以分为磷酸甘油脂和鞘磷脂。它们都是极性脂。极性脂由极性部分(叫做极性头)和非极性部分(叫做非极性尾)组成。其中,甘油磷脂又可以根据极性头部集团的不同区分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甘油磷脂酸等。

甘油磷脂由于取代基团不同又可以分为许多种,其中重要的有:

①胆碱+ 磷脂酸 ——→ 磷脂酰胆碱又称卵磷脂

②乙醇胺+ 磷脂酸 ——→磷脂酰乙醇胺又称脑磷脂

③丝氨酸+ 磷脂酸 ——→ 磷脂酰丝氨酸

④甘油 + 磷脂酸 ——→ 磷脂酰甘油

⑤肌醇+ 磷脂酸 ——→ 磷脂酰肌醇

⑥心磷脂是由甘油的C1和C3与两分子磷脂酸结合而成,是线粒体内膜和细菌膜的重要成分,而且是唯一具有抗原性的磷脂分子。

⑦除以上6种以外,在甘油磷脂分子中甘油第1位的脂酰基被长链醇取代形成醚,如缩醛磷脂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它们都属于甘油磷脂。

鞘脂类,组成特点是不含甘油而含鞘氨醇按照取代基团X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①X为磷酸胆碱称为鞘磷脂;

②X为糖基称为鞘糖脂。

2.依照氨基酸的分类

依照氨基醇的不同可分以下几类:

①磷脂酰胆碱(卵磷脂),HO—CH2CH2N+(CH3)3(胆碱),分布:大豆等植物以及动物的脑、精液、肾上腺、红细胞,蛋卵黄(8-10%)中。作用:控制肝脂代谢,防止脂肪肝的形成。

②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HO—CH2CH2—N+H3(乙醇胺),参与血液凝结。

③磷脂酰丝氨酸,HO—CH2CH—COO-(丝氨酸), N+H3,注:(1)—(3)X均为氨基醇。

④磷脂酰肌醇;

⑤磷脂酰甘油;

⑥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

★  磷脂 作用 肌醇

分享到: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 请先说点什么
    0人参与,0条评论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正在载入评论列表...

    最后更新

    提取物标签

    关注我们

    官方QQ群:7xxx85d 植提业社区-网站交流

    Qr code

    提取物百科 是一个真实的植物提取物行业内交流社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和最靠谱的供应商。
    一键复制下载文档
    免费下载
    公众号:植物提取物百科复制
    复制微信公众,搜索即可关注!

    关注回复 :提取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验证码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