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属于理论层面,中药属于经验层面,这句话对吗?
中医是博大精深,如果两句话能理解中医,中医也传承不了几千年,这说明什么?中医是一种文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与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物质与精神依托。具体说,它包函了六个字:“养生,保健、治疗”,养生是人类自我修身养性过程,这一过程伴随每个人终身。这一过程人人都是中医养生师,没有例外,民间中医就是从这里开始,保健则是由自我和保健专业人员辅助完成,治疗才是中医的责任,其实包括反对中医,黑中医的人,个个都是中医养生师,保健师,在农村有许许多多农民患上一般性的疾病都是靠自己刮痧,拔火罐,找些中草药服用治疗,所以说中医上下几千年不衰,其道理就在这里。
中医总是说某药苦寒辛温平,归胆经、肝经、肾经、胃经、如何辨别?如何证明?
什么原理?
中医药有中医药的思维模式,这是主线,如果用西医的模式去思考考证,永远食而不知其味,不得入门之道。比如用蒸馒头的方法永远做不成面包,一个道理。学习中医药必须具备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发散思维,立体思维,学中医药有个词叫“取类比象”,学汉字有个词叫“引申”,其实都是一样的思考模式,这个模式的基础理论应该是“全息理论”。“天人合一”就是全息理论的一个表现,他具有宇宙观,从宏观到微观。所以中药的归经,也是这个道理,先要去触摸认识中药的性味,脱离自然,不去触摸自然学不会,再看身体各个脏腑的功能特点,和某味中药之间又有什么类似的共同点,进行链接,归纳。自己的一管之见,如觉得对胃口,希望有启发,如觉得不对胃口,他依然是我的一个观点,可以不接受。